慢性支氣管炎(慢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什么原因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
1、大氣污染
化學氣體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煙霧,對支氣管粘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
其他粉塵如二氧化硅、煤塵、棉屑、蔗塵等也刺激支氣管粘膜,并引起肺纖維組織增生,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損害,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
2、吸煙
現今公認吸煙為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的發病因素,吸煙會使支氣管上皮纖毛變短、不規則,纖毛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細胞的吞噬、滅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氣管痙攣,增加氣道阻力。
3、過敏因素
過敏因素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一定關系,細菌致敏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速發型和遲發型變態反應的一個原因。
4、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病毒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
在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分離出的病毒有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5、其他
除上述因素外,氣候變化,特別是寒冷空氣能引起粘液分泌物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在冬季,患者的病情波動與溫度和溫差有明顯關系。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也可能是本病的一個內因,大多數患者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現象。
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癥狀為特點,嚴重時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和肺源性心臟病。
01
阻塞性肺氣腫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細支氣管逐漸狹窄,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過度充氣,并伴有氣腔壁膨脹、破裂而產生。
主要臨床表現是在咳嗽、咳痰的基礎上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嚴重者常發生通氣不足,導致呼吸衰竭。
其并發癥有自發性氣胸、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
02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