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腫瘤應貫穿哪些階段?現在因為惡性腫瘤主動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往往有二種情況:一是不想手術和放化療的患者,二是不能手術和放化療的病人。也就是說,中醫藥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現狀似乎就是沒有其他辦法了,抱著試試的心理,才來吃中藥。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腫瘤專家黃宏主任明確告訴你,肯定錯了!
中醫藥在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故提倡“全程參與”。
1、手術前
有些腫瘤患者由于肺、肝、心臟等功能不全,或體質虛弱,無法接受手術。通過中藥調理,可以使患者符合手術條件,為下一步治療打好基礎。
2、手術和放化療后
腫瘤的治療常常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如手術后免疫力大幅下降,放化療后對骨髓造血功能、消化功能及肝腎功能造成的不良損害,中藥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腫瘤治療后的相關癥狀,鞏固治療效果,減輕毒副作用。
3、治未病階段
腫瘤的發生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在之前的癌前病變階段,中醫就可以提前介入,根據體質重點調整,預防腫瘤的發生。比如痰濕體質、血瘀體質、抑郁體質人群罹患腫瘤幾率較高,可以使用疏散祛邪的中藥調理,當出現氣虛質、陽虛質時,則可以使用補虛的中藥預防疾病發生。
4、穩定期
當化療、放療和靶向藥物療結束后,腫瘤患者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維持治療。西醫維持治療主要采用化療,藥效峻烈,長期使用患者容易不耐受。中醫使用藥物相對溫和,患者長期服用可以耐受,同時補虛的中藥可以提高免疫力。
5、腫瘤晚期
對于腫瘤已經發展到晚期的患者,西醫的治療手段無法實施,此時中醫中藥可以幫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生存期。
中醫對腫瘤的應用
現實中,對于中醫在腫瘤治療的作用,不少人存在誤解。他們并未意識到中醫應該是全程參與的,而一般要到走投無路時才把中醫當作救命稻草。專家指出,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手術、放化療解決的是標的問題,但內因,也就是本的問題并沒有解決。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即根據病因去治療,改變體內“土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