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
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征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
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中醫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
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別強調“整體觀”。
中西醫之別
西醫主要以藥物和手術治療為主。
西醫對于常見病的治療辨病明確、解釋淺顯易懂,用藥對癥,服藥也非常方便,很快就可以顯效。
西醫并未有長遠觀念,只針對顯現出來的病癥下藥,對于疑難病療效稍差。
中醫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注重養生、治未病。
中醫雖沒有西醫治療那么迅速,但是有長遠觀念,對機體的損傷較小。
中醫注重個性化的治療,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質。
醫生通過“望聞問切”來觀察眼前的病人,只有清楚他的個性,才能對癥下藥。
防患于未然,是中醫的特色之一。
機體稍有功能上的變化,即是陰陽失調,需要適當的調整。
治病求本,也是中醫的優勢。
人體出現疾病,那么中醫將從情志、飲食、地理環境等等剖析。
發現疾病的源頭,才能從根本上祛除疾病。
前文也有提到,中醫注重整體觀念。
人與自然是統一的整體,如果一個人發病,那么自然界的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中醫也有辯證論治的思維。
僅就病治病是不夠的,而是通過四診、或者輔助檢查設備,分析透徹疾病的證型,方可處方治療。
中醫可以喚醒病人意識層面的覺知。
如何飲食、如何鍛煉身體、如何根據時令調養等等觀念,可以讓人懂得如何保養自身。
中醫尊重每個人的生命,致力于喚醒人的自愈能力。
人體是一個能量體,我們的體內蘊含著潛能,激發潛能,則有助于身心康健。
這是一種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體系,古圣先賢的智慧并未過時。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的特色
辨證九種體質人群之身,借助中醫調理之八種(上、吐、瀉、和、溫、清、消、補)方式。
經調理、治療后,終達到一種平和體質,真正實現身心健康。
當調養出一身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內心愉悅、身心和諧,從而與大自然達成和諧統一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