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專家、中醫治瘤五六七體系傳承發揚者黃宏主任提醒說:接受西醫的手術和放化療后,一定要及時跟進一件事,就是利用中醫藥進行“免疫修復”。

  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或是手術+放化療治療后,是不是意味著治療結束了?黃宏主任提醒說:接受西醫的手術和放化療后,一定要及時跟進一件事,就是利用中醫藥進行“免疫修復”。

  為什么放化療后要進行“免疫修復”?

  黃宏主任介紹放療就是用放射線殺傷癌細胞,也就是把癌細胞"燒死"。而化療則是用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就是將癌細胞"毒死"。放化療在癌癥治療中有重要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兩者均屬于"全面封殺""只攻不守"的治療手段,其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還會引發胃腸功能紊亂、骨髓抑制等一系列毒副反應,尤其是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因功能衰竭而死亡成為一種可能。

  經手術和放化療后,殘留的癌細胞變得更加堅強,一旦環境合適,就會以比自然生長快200倍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同時釋放出一些特殊物質,溶解并破壞周圍的正常組織,進入血液而轉移復發。因此放化療后如不及時進行免疫修復,則可加劇轉移與復發。

  中醫藥“免疫修復”的時機有哪些?

  1.手術后:手術后采用中醫藥進行益氣、活血、解毒為主的治療,可提高免疫,防治復發轉移。

  2.化學治療期間:此時進行以補氣養血、健脾和胃、滋補肝腎為主的調理,可以減少化療毒性,提高化療完成率,提高化療療效。

  3.放射治療期間:這個階段的中醫藥治療宜以養陰生津、活血解毒、涼補氣血為主,以達到減少放療毒性,提高放療療效,增強機體功能的目的。

  4.腫瘤緩解期或穩定期:此時中醫藥調治宜以益氣、解毒、活血為主結合辨證論治,以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發展。

  而對于不適宜手術、放化療的患者,以及晚期腫瘤患者,則可以采用益氣養血、解毒散結為主的治療方法,以延緩腫瘤生長,減輕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中醫治瘤五六七:解毒增效 免疫修復

  黃宏主任表示癌癥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映,每個人患癌的情況卻不盡相同,雖然是不同的癌癥,中醫治療方法又不盡相同,腫瘤患者在臨床上通過我院中醫治瘤五六七體系個體化精細治療,對癥下藥,綜合調理,以望達到精氣神逐步恢復,提高免疫修復能力,恢復正常生活。

  有一些身體虛弱的腫瘤患者,往往因為放療強烈的毒副作用和并發癥而匆匆辭世,因為他們在忍受癌魔的同時,不得不經受放化療帶來的胸痛、惡心、嘔吐、脫發、乏力等毒副作用,生活質量極差,而中醫治瘤五六七恰能增效解毒,減輕患者在手術治療或放、化療過程中所留下的不良作用。

  中醫治瘤五六七治療腫瘤其副作用小,由于從整體觀念出發,可逐漸改善、修復身體免疫力,其實施辨證論治,既考慮局部治療,又采取扶正培本,對于改善局部癥狀、全身狀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