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抗癌良藥,腫瘤患者怎么科學運動?對此,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新版的癌癥生存者運動指南為癌癥患者科學運動、康復鍛煉做出了全面科學的指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運動前的評估
癌癥患者采取的治療方式,會與癌癥類型、疾病階段、患者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而不同,癌癥治療對于運動耐力的影響可能取決于個人的身體健康和機能。因而,在進行運動和制定安全有效的運動計劃前,需了解癌癥的類型和階段,熟悉癌癥的常見治療方式,以及這些治療方式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對運動耐力的影響。
二、不同身體狀況時的運動處方
1、焦慮
每周進行3次,為期12周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訓練;或每周2次,為期6-12周的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可以顯著降低治療期間和治療后癌癥患者的焦慮感?;颊咴谑鼙O督且有計劃的情況下運動,焦慮改善的程度更大。
2、抑郁
每周進行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并堅持至少12周;或每周進行2次,持續6-12周的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可以顯著減輕治療期間和治療后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狀。證據證明有氧運動時,能有效減輕抑郁的情緒,投入至運動過程中。
3、疲勞
每周進行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持續至少12周;或每周進行2-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或每周進行2次中等強度的抵抗力訓練,均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疲勞。但低強度的運動對患者的疲勞狀態減輕并無太大效應。
4、生活質量
每周進行2 - 3次中強度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至少持續12周,可改善治療期間和治療后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聯合訓練比單純的有氧或阻力訓練更有效。
5、淋巴水腫
通過運動能夠預防淋巴水腫或改善淋巴水腫的癥狀,可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每周進行2-3次阻力訓練,且需遵循“低起點、慢進度”的原則。此外,雖尚無直接證據表明有氧運動的效果,但一般而言,有氧運動是安全可靠的。
6、身體機能
每周進行3次,為期8-12周的中等強度有氧訓練、阻力訓練或有氧加阻力綜合訓練,可以顯著改善自我的身體機能。
7、睡眠
對于癌癥患者而言,運動能否改善整體的睡眠質量的證據暫不足。但對于非癌癥人群,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對普通人群的整體睡眠質量是有益的。因而,也建議癌癥患者每周進行3-4次、為期12周的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特別是可以每次散步30至40分鐘。
提醒
運動的強度分為低強度、中強度、高強度體力活動 3 類:
低強度體力活動:一般日常生活活動如購物,做飯,洗衣等,都是低強度體力活動,一般不會增加心跳或出汗;
中強度體力活動:心跳,呼吸比平時加快,出汗。如快走,跳舞,騎馬,割草,瑜伽,高爾夫,工作相關的走路,舉高,太極拳,乒乓球,網球雙打,騎自行車(<10英里/小時);
高強度體力活動:心跳更快,呼吸困難,出汗更多,如競走,跳繩,跑步,快騎自行車(>10英里/小時),足球,山坡滑雪,重體力勞動(如伐木,建筑),打籃球,網球單打,來回游泳,背包旅行。
三、運動需注意這些事項
癌癥患者屬于較特殊的人群,運動時需多注意自己的身體,量力而行,按“低起點、慢進度”的原則進行。
1、病情較嚴重或有并發癥的患者,在運動前,需提前進行檢查或咨詢專業醫生。
2、有嚴重貧血的患者,需暫停運動,待貧血狀況改善后再開始運動。
3、免疫力低的患者,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待白細胞水平達到正常才可外出。
4、正在接受放療的患者,應避免放療照射部位暴露于含氟的環境,如游泳池。
5、有留置導管的患者,應避免接觸水或其他有菌環境,以防出現感染。
6、一旦運動時出現異常狀況,如心率不正常,眩暈、頭痛、胸悶氣短等,需立即停止運動。
7、患者在進行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期間,最好有人陪護。
運動是抗癌良藥,腫瘤患者怎么科學運動?大家都知道了吧?黃宏主任溫馨提示:運動只是必要的輔助治療一部分,腫瘤病人要提高警惕,一旦有病情跡象,需要及時采取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