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行,就去看看中醫吧!”當腫瘤患者做完手術、放療、化療之后,情況依舊不好,大家就會寄希望于中醫,好似中醫是患者后來的無奈選擇。不少朋友質疑中醫治腫瘤靠譜嗎?
中醫在治療腫瘤上有無法替代的優勢與效果,一旦確診腫瘤,中醫就應該參與治療!對于中醫治腫瘤真的靠譜嗎?能不能治?有沒有效?今天有幸請到中醫腫瘤名家黃宏主任給大家做個簡單解析。
一、中醫治瘤,能不能治?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寶庫
中醫藥是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生活實踐以及與疾病的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科學,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中醫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實踐證明中醫治療腫瘤是真實有效的。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依照五行生克原理,以六經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疾病,不同人的體質(寒、熱、虛、實),對癥治療。通過中藥湯劑、膏劑、丸劑、散劑、丹劑治療并結合現代中醫藥技術,促進各臟腑、組織器官功能趨向正常與平衡,再輔以七情心理疏導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機能。
中醫治腫瘤,由于從整體觀念出發,可逐漸改善、增強身體免疫力,其實施辨證論治,既考慮局部治療,又采取扶正培本,對改善局部癥狀、全身狀況,具重要效果及作用。
二、中醫治瘤,有沒有效?
中醫可貫穿全程達成療效
秉承中醫治瘤五六七體系可在手術前,利用中藥改善體質,為手術做準備;手術后服用中藥,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加快康復,讓患者以良好狀態順利進入放化療階段;中醫治療后,對放療、化療的敏感度更高,療效更顯著,同時中醫也能減輕放化療后的毒副反應,可減少嘔吐、白細胞下降以及貧血等癥狀。
一般在手術、化療、放療期間,中醫可以充當配角,其作用就是扶正祛邪。
到了末期,當患者進入穩定期,則應長期服用中藥(一般為兩年左右),這樣做可預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此時,中藥又成為抗腫瘤的主角。
三、中醫治瘤,效果怎樣?
中醫整體論治 一人一方精細治療
治療腫瘤達成什么樣的效果?黃宏主任認為,盡可能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盡可能延長患者生存期,盡可能減輕患者負擔,盡量保持腫瘤的穩定性,這才是治療腫瘤要達成的效果和目標。
中醫曰“見其病,均要究其病之所以然,查根尋源”,才從而能“澄其源而流自清 ,灌其根而枝乃茂”。
中醫治瘤在整體論治、八綱辨證的基礎上,根據每一位病人的臨床癥狀、發病原因、時間長短、年齡大小、高低胖瘦及先天稟受的不同而現診病、現處方、現配藥。
完全一人、一方、一藥,針對性強,療效自然也好。
四、中醫治瘤,各階段具體效果?
中醫在不同時期達成的治療效果
黃宏主任表示,中醫中藥的角色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制訂計劃并且隨時調整。中醫治療在手術期、放療期、化療期,中醫中藥都能給患者很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01在手術期間
(1)通常手術前為手術做準備,改善臟腑功能,如肝功能、心功能等及改善患者體質。
(2)通常手術后用中藥促進身體盡早恢復,改善或減輕手術后不良反應,如低熱、多汗、胃納減退、腹部氣脹、大便不暢等。
02在放療、化療期間
放療
(1)可減輕放療的不良反應:口干咽痛——養陰生津;咳嗽——養陰、潤肺;腹痛、腹脹、腹瀉(放射性腸炎)——健脾、和胃、舒肝。
(2)可增敏作用——益氣化淤。特別注意放療期間無論藥物還是食物都要避免溫燥。
化療
化療時,出現骨髓抑制,此時可用益氣生血的中藥,因為氣能生血,補氣是第一位的。出現嘔吐時,可選小半夏加茯苓湯、丁香柿蒂散、橘皮竹茹湯。在使用靶向治療過程中,中醫治療也可減輕副反應,比如皮疹——清熱涼血解毒(內服+外洗);肝損害——清熱祛濕、健脾疏肝(養陰柔肝);腹瀉——清熱、利濕、健脾。
03在腫瘤晚期
對腫瘤晚期,或病灶不適于手術和放化療的患者,中醫治療主要控制腫瘤生長、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中醫治瘤,可激發自身免疫功能,防治腫瘤復發轉移,標本兼治,療效好,治療面廣。
中醫治瘤找回患者精氣神,讓患者吃得下,睡得香,一個人能吃能喝能睡是病情好轉的關鍵。盡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減輕患者癥狀。讓患者沒有痛苦,健康、快樂、有尊嚴地活下去。
“中醫治瘤五六七體系”獨到見解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依照五行生克原理,以六經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疾病,不同人的體質(寒、熱、虛、實),對癥治療,調整改善人體內環境,通過中藥湯劑、膏劑、丸劑、散劑、丹劑治療并結合現代中醫藥技術,促進各臟腑、組織器官趨向正常與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命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