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發生和細菌感染有著本質的區別!大家可能都見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個看上去身強體壯,從來沒有去過醫院的人,卻在中年意外診斷癌癥晚期,短時間去世,而一個看上去體弱多病、藥不離口的人,一年又一年,活到了八十幾歲,仍然安享晚年。

  很多人都會感覺奇怪,癌癥的發生究竟和什么有關系,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情況,免疫力不是最好的醫生嗎?

  對此,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確實,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決定了這個人的生存質量,體質好、勤于鍛煉的人有著更強的抗病能力,一些小病小災根本不需要治療,絕大多數也能“抗”過去??墒?,對于癌癥這種重大疾病,光靠自身的免疫力卻是不行的,也就是說如果“致癌”因素長期存在,最終癌癥是否發生,不是單純的免疫力就能阻止的。這和癌癥發生的機制有關。

  在戰爭時期,人們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的強大,而是內部出現的叛徒,這些人隱藏在人民內部,披著偽裝、出賣情報,在不知不覺中會導致重大戰爭決策失誤,甚至是傷亡慘重,要命的是,我們還不知道他是誰,我們再強大的武裝卻無處發力。

  人體的正常細胞“叛變”后,深藏在人體的某個部位,它們和正常細胞太像了,并沒有打上“叛變”的標簽,所以人體的免疫殺傷細胞并不能識別出來,這就導致了這些惡魔持續發展,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形同虛設,再強大的免疫力卻不知道去攻擊誰。

  這一點和細菌感染有著本質的區別,細菌進入人體后,完全不同于人體的正常組織和細胞,類似于打著鮮明的侵略旗幟,所以在侵入的那一刻,人體的免疫細胞就能識別出來,所以我們會拼命的咳嗽,傷口紅腫,劇烈疼痛,甚至是高燒不退,白細胞大幅升高,這些都是人體的免疫細胞和細菌抗爭的結果。

  癌癥的發生和細菌感染有著本質的區別!黃宏主任表示如果把感染性疾病比作外患,那癌癥的發生就是內憂,在某種程度上 ,內憂的危害要遠大于外患??滴趸实墼谕砟暝浛畤@:滅了鰲拜,又有了三藩割據;平了三藩,又有了臺灣之亂;收復了臺灣,又有葛爾丹內侵;原來這些都不是事,最大的事情其實是在宮廷內部,皇子爭儲,大臣宮斗,讓康熙皇帝焦頭爛額,卻無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