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七情】中醫講七情如何致病?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中醫把情志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五臟的對應關系分別是:過喜傷心,過怒傷肝,思慮過度傷脾,過悲傷肺,過恐傷腎。

  人皆有七情 - 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情志變化。

  常以喜、怒、思、憂、恐五志代表,是人體生理和心理活動對外在環境各種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反應,屬于正常的精神活動,一般不會致病。但是七情異常時則會出現病變。

  古文中關于七情的記載

  【原文】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1),燥勝則干,寒勝則浮(2),濕勝則濡瀉(3)。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喜怒(4)傷氣,寒暑(5)傷形。

  暴怒傷陰(6),暴喜傷陽(7)。厥氣上行,滿脈去形(8)。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瘧(9);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由此可見,七情異常,強烈持久刺激或人體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時,而導致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走入疾病狀態,也就是中醫常說的七情內傷。

  如暴喜傷陽,暴怒傷陰,氣郁化火,氣逆血亂,并能直接傷及五臟,表現出五臟的證候。

  七情致病的發病率統計

  據統計,七情致病 發病率 ,以怒為首,其次是憂思 。這跟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不無關系。

  具體來說,七種情志異常會使人體發生什么病變呢?

  一.喜傷心

  心主喜,喜則氣散,不可過度

  過度則會出現心神不寧、神不守舍、精神渙散、心跳神蕩、心悸、失眠、健忘、甚則精神失常

  喜則氣緩、散:

  這個包括緩和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方面

  A、喜悅適度,則營衛通利、氣血和調,會緩和緊張的情緒。

  B、狂喜暴喜,則渙散心氣、神不守舍、心悸失眠、甚則狂亂。

  如《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二. 怒傷肝

  肝主怒 ,過怒和郁悶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狀態

  肝失疏泄,則會出現脅肋脹痛、急躁易怒、頭痛頭脹、善太息、月經不調、痛經、癥積、甚則吐血、暈厥等癥狀。

  怒則氣上:大怒或經常惱怒,導致肝氣上逆,甚則血隨氣逆,并走于上,臨床常見,面紅目赤、頭痛、頭脹、嘔血、暈厥。

  大多數的女性疾病都與肝怒有關系, 比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都是肝失疏瀉,肝氣不舒惹的禍。

  三. 憂思傷脾

  脾主思,“思”就是過度思慮的人 。

  現代人節奏快,壓力大,思慮過重,脾的功能大大減弱。

  脾失健運 ,常見食欲不振、脘腹脹痛、納呆便溏等癥狀。

  思則氣結:

  思慮過度,則會脾氣郁結,脾失健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

  所思不遂,則容易耗傷心神,時間長了就引起心脾兩虛。這成為現代年輕人的通病。

  四. 悲傷肺

  肺主悲

  悲則氣消:

  悲哀過度,就會消散肺氣,人會出現:聲低息微氣短、聲嘶啞、神疲乏力、容易哭等癥狀。久之,氣機消散,人會出現氣虛的情況,肺司氣機升降的功能會受損。

  《素問·舉痛論》:“悲則心系急、肺葉不能布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五.驚恐傷腎

  腎主恐,恐跟腎有直接的關系。

  恐則氣下:

  恐懼過度——腎氣不固 ,氣泄于下——二便失禁、遺精、帶下、骨痿。甚則心神不安、夜不能寐。如《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老百姓有一句話,說嚇得他屁滾尿流,說要被槍斃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為什么一害怕的時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為腎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當一個人過度恐懼的時候,他的腎氣就散了,腎的固攝功能就差了,腎的固攝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p>

  驚則氣亂:

  大驚傷心——心氣散亂、心神不安——心悸、驚慌失措、失眠,甚則精神錯亂、語無倫次、狂言叫罵等?!端貑?middot;舉痛》:“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中醫七情】中醫講七情如何致病?大家都知道了嗎?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提醒大家平時多注意調節自己的情志,祝大家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