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腸癌風險的因素都有哪些?近年來,我國腸癌的發病率一路走高。比如《新聞聯播》主持人肖曉琳、35億的商人王均瑤等均因腸癌去世。那么腸癌到來時,無論富人還是工薪階層,都顯得不堪一擊,迅速被擊潰。下面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給大家簡單說說!

  一、腸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結直腸癌早期沒有非常明顯的癥狀,等到發現問題時,已經是中晚期。

  一般腸癌從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經歷5—10年的發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療生存率就越低。

  二、遠離腸癌,日常預防很重要

  腫瘤專家黃宏主任忠告大家:其實癌癥并非不可預防,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控制體重和加強運動,人們可以把自己的癌癥危險降低4成以上。

  而腸癌正是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的疾病。

  隨經濟收入的提升,近年來我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而肉類攝入過多,主食越來越精白,人也越來越胖。一般情況增加腸癌風險的因素是以下4種:

  1、加工肉制品、紅肉

  通常加工肉制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一類致癌物,正是因為它們促進腸癌的風險。

  加工肉制品,包括了所有熏制、鹽制、腌臘、加了亞硝酸鈉等發色防腐劑的一切肉類制品。并不因為是「家庭制作」就不算在內。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國民每天攝入40-75克紅肉,高限是每周525克,而且建議少選擇加工肉制品。

  正是考慮到了預防腸癌的問題,根據科學證據做出的建議。

  2、酒精

  酒精攝入會增加十幾種癌癥的風險。每天攝入30克酒精,便會顯著增加腸癌風險。如果攝入酒精的話,每天最好不超過15克(女性)和25克(男性)。

  3、蔬菜水果吃太少

  如果日常吃精白主食、肉魚類多,蔬菜少的生活,容易惹來腸癌。我們想想現在的外賣快餐,哪個不是這種模式呢?

  4、超重和肥胖

  增加腸癌風險的因素都有哪些?通常肥胖會增加多種癌癥的風險,特別是腸癌、子宮內膜癌和胰腺癌。成年后的體重增加與腸癌風險之間有顯著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