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把胃癌叫做窮癌?對于胃腫瘤來講,起因的很大一個因素與個人的飲食關系重大。為什么說胃癌會給人是一個“窮癌”的說法呢?對此,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黃宏主任表示這得從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說起。

  1、鹽腌制品

  在生活不富裕的時期,腌制食物是桌上的???,蔬菜少,旺季時便宜,節儉的人們便多買一些腌起來方便貯存。但是他們不懂得亞硝酸鹽這個致癌物的存在。

  另一個方面,許多腌制食物內鹽的含量是很多的,高鹽會破壞胃內粘膜,長期食用、長期損傷導致慢性炎癥,誘發胃癌。

  2、營養失衡

  當貧窮的時候,面食、米等主食吃得多,沒有菜啊,就一碗面食,也少肉、少蛋,肌體的營養失衡和缺乏,抵抗力降低,間接或直接誘發胃癌。

  3、霉變食物

  衛生條件也不好,霉變的食物也舍不得扔,饅頭上長白毛,擦擦、熱熱了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胃癌是我們第一大癌原因如此。

  4、健康意識

  富人們大多更重視個人健康,身體只要有不舒服就及時就醫,或者定期體檢,疾病及時治療。

  但窮人則相反,小病輕易不就醫,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等到身體熬不住了才到醫院治療,但很多時候已為時已晚。

  以這些角度看我們因為窮、吃得不好、衛生健康意識薄弱,而這些恰是胃癌高發因素,也就是被稱作“窮癌”的原因。

  5、胡喝海吃

  難道富人吃好了就不得胃癌?不是的。胃癌發病誘因很多,除了吃得不好之外,還有一個因素“胡吃海喝”。在煙熏、煎炸的食物中產生多環芳炔化合物,其中苯并芘可促使胃癌發生。

  6、胃癌幫兇

  還有一個原因,胃癌很大的幫兇——幽門螺旋桿菌,它也沒有窮和富的選擇。

  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一百個人中有1人可能會變成胃的惡性腫瘤,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可能超過了3成。

  為什么有人把胃癌叫做窮癌?大家都知道了吧?你來看中日韓三國的飲食習慣,你會發現,三個國家是類似的,都是以共餐制為主,大家同吃一鍋飯,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其實,總而言之,胃癌是窮人專有嗎?不能這么說,只能說患癌的概率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