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醫越老水平越高的人一般認為:中醫是經驗醫學,實踐中出來的,所以工作年限很重要。但是身處不同行業的各位讀者,看一看身邊的同事,是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能力就越突出?

    衡量醫生能力的因素

    1、工作年限

    工作能力和工作年限有關系,但不是衡量工作能力唯一的因素。

    第一,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

    第二,每個人為了自己的業務水平的提高所愿意付出的代價也是大不相同;

    第三,不一樣的平臺,同樣的付出,獲得的不一樣。

    所以中醫越老越厲害這個觀點顯然是不成立的。

    不過雖然年齡不是決定中醫醫療水平的唯一條件,但是年資的確是一個判斷醫生水平很重要的因素。在醫療界評定醫師的職稱的時候非??粗毓ぷ髂晗?。

    在別的專業領域,青年才俊30歲出頭評上正高職稱(教授)還是比較多見的。但是在醫療領域,極少有破格晉升職稱的,一個積極要求上進的醫師評上副高職稱基本也快接近40歲了(正常年紀上大學的話)。

    至于年齡的上限往往取決于醫生的身體狀況,只要身體狀況好,年齡不是問題,畢竟個體差異很大。

    2、學歷、職稱、各種頭銜

    毫無疑問都是這位醫生要求上進表現,肯定是醫生的加分項。但是有一點,醫生的職稱也不完全體現醫療水平,因為醫生的職稱評審涉及到相關論文,相關課題等與看病能力并沒有直接關系的內容。

    3、醫生的平臺

    正所謂名醫出高徒,能讓接納自己成為名醫的徒弟這本身就很有難度,能跟隨名醫一起工作并長期學習的醫生,自然也有著其他醫生沒有的優勢。特別是中醫這個講究師帶徒,講究經驗傳承的一個領域,名院名醫更有可能培養出更多水平較高的醫生。

    4、醫生的聲譽

    一個醫生的名聲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同行中的評價,一個是老百姓中的口碑。

    同行評議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參考內容,在學術圈,同行最能認清一個醫生的醫療水平。如果一個醫生同行口碑很好,比如在學術界地位較高,有較多學術兼職,這顯然是一個加分項。一個醫生在一個單位工作幾十年,工作態度,工作努力程度等口碑自然形成,且相對比較穩定。一個在同事中有好口碑的醫生,肯定也是認定好醫生的加分項。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很多好醫生,會給病患及家屬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口口相傳后,以至于各種錦旗盈門,診室門庭若市。

    顯然,如果一個醫生符合以上幾點的話,那么這位醫生是一個水平較高的醫生的概率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