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結節是肺部癌前病變嗎?隨著近些年來影像學檢查技術方面的提升完善,每年很多人在例行體檢的時候,就容易在肺部發現異常病變,其中“肺部小結節”就是肺部比較常見的一種病變癥狀,也有很多人對此表示比較擔心,害怕這是肺癌前病變的信號,那么肺部小結節跟肺腫瘤之間有聯系嗎?下面聽聽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成華東區醫院腫瘤科段心好主任是怎么看待的!
肺部結節是否會惡變成肺腫瘤?又該如何處理呢?對此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段心好表示:雖然肺腫瘤早期有相當部分表現為結節,但是結節也可能是良性病變,惡性結節占僅占其中的三成左右,所以我們對待肺部結節病應該同肺腫瘤早期患病劃等號。
一、肺部小結節為何患者越來越多?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腫瘤預防意識的增強,高分辨率薄層CT,PET-CT的應用,發現肺部小結節的機率也得到了提升。以前經常用的X光胸片一般只能發現1.5厘米到2厘米的胸部結節,如果真的是惡性腫瘤,這樣大小的結節已經是非常危險了,提醒,此外有些特殊的結節在影像上僅僅表現為斑片狀或磨砂玻璃影,通過X光檢查是發現不了的。據悉,如果高分辨率薄層CT,PET-CT可發現0.2-0.4厘米的結節。
據了解,肺小結節通常指的是3厘米以下的結節,大于3厘米的則稱之為腫塊了,其性質分為惡性和良性兩大類,惡性指肺腫瘤,包括小細胞瘤和非小細胞癌,非小細胞癌中有鱗癌、腺癌和大細胞癌,其他類型如類癌等。良性結節常見的有錯構瘤、硬化性血管瘤、炎性假瘤、肉芽腫、結節病、真菌感染等。
二、檢出的肺部小結節就是肺癌嗎?
據悉,在影像檢查中當直徑小于1cm時常被描述為“小結節”,而直徑小于0.5cm時就被稱為微小或細小結節。由此可見,小結節指的是病灶的大小,而不是病灶的性質。良性或惡性病變均可以表現為“小結節”。
對于是否為惡性?具體判斷結果還需要醫生通過結節的生長方式、結節的邊緣形態、內部的密度高低和結節的生長速度、周圍的血管結構等幾個方面綜合判斷,但是一般來說惡性結節只占三成多。
成都東區中醫腫瘤研究院建議:在早期發現小結節時,可以選擇隨訪,隨訪的間隔時間根據結節的大小和密度而定,結節越大,隨訪間隔時間應當越短,5mm以下的小結節可以每年復查一次,隨訪3—5年。5—10mm的結節可以3個月或每6個月復查一次,共隨訪3—5年。10mm以上的結節要1個月復查一次,隨訪4次以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隨訪兩次之后每6個月隨訪一次,共隨訪3—5年。如果發現結節增大,或者患者出現癥狀,則需要盡快取得病理學診斷,而穿刺活檢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診斷方法。
三、肺部小結節為惡性后,怎么辦?
一旦CT診斷小結節為惡性或高度懷疑惡性,患者就需要找胸外科醫生了,進行手術切除。如果結節直徑在1厘米以下,還可以采取中醫或者微創治療,早期發現治療及時,即便是惡性結節也能通過治療取得一個不錯的預后表現,預后生存期還是可觀的。
肺部小結節是肺部癌前病變嗎?成都中醫段心好主任表示:肺部發現結節并不一定就是說肺腫瘤早期患病,結節大多數都屬于良性,只有少數惡性結節會發展惡變為腫瘤,所以當我們發現結節時不要自己嚇自己,要理性去看待,進一步診斷確診結節良惡性質,積極配合治療是能夠取得一個好的預后的。